谒象山书院

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

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

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

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

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

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象山书院的环境与历史人物象山翁的智慧与成就。首句“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书院周围郁郁葱葱、充满清新香气的自然环境,仿佛那层层叠叠的绿意和远处阁楼的清香,都为书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高雅。接下来,“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则点出了象山翁这一历史人物,他虽隐居但心怀崇高的理想与追求,如同一位尊贵的酒爵,承载着深邃的思想与智慧。

“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赞扬了象山翁独特的悟性和对学问的迅速掌握,他的智慧不仅凝聚了他的本性,更使他在学问上取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象山翁的智慧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清晰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使得周围的学问之树在经历了他的洗礼后,枝叶自然脱落,显露出更为本质的真理。

“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表达了象山翁的思想与智慧跨越千年,仍然保持着其真实与价值,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充实与拓展,影响深远。“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最后两句是对象山翁的崇高评价,称其为遥远历史中的杰出人物,其思想与智慧如同古代的先知,引领着后世不断探索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象山书院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象山翁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智慧、道德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与高度敬仰。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朱司训致仕诗三章

陟陟武夷,千仞其巍。武夷有蕨,武夷有薇。

采采蕨薇,薄慰我饥。陟陟武夷,千仞其巍。

武夷有井,武夷有池。井冽泉寒,池浴云飞。

陟陟武夷,千仞其巍。武夷有凤雏,武夷有灵蓍。

饵彼凤雏,握彼灵蓍。优哉优哉,其时其几。

形式: 四言诗

龟峰

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形式: 古风

感寓

累累河畔草,枝叶自萎黄。

春夏水泉鉴,泛啮以为常。

何人悯其质,移之向丘冈。

丘冈亦自尔,纠结当路傍。

牧竖倍戕毒,行人漫悽伤。

幸不折斧斤,植性非所良。

高高太华岑,悬厓入冥苍。

安得托孤根,岁晏相徜徉。

下有云露滋,上有日月光。

芬华吐瘦真,永以离世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江饯别诗再赠巴山

鳌峰怅别,情未已也,溯流撑舟。

追随楼航,直指灵洲,憩舟灵洲。

陟妙高台,伫超然堂,倚松挂眸。

抱此离忧,言言离忧,情未已也。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