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韶隐隐落空濛,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沈香火起烛天红。
这首明代诗人陆容的《南郊杂韵六首(其六)》描绘了一幅祭祀场景。首句“仙韶隐隐落空濛”以仙乐悠扬、若隐若现的氛围,烘托出祭祀活动的庄重神秘。"空濛"一词,既形容了环境的迷茫,也暗示了仪式进行在郊外开阔之地。
次句“坛下传呼拜启同”进一步描绘了祭典中的秩序与协同,通过传呼之声和众人的礼拜,展现出参与者对神灵的敬仰和仪式的严肃性。
后两句“知是燔柴礼初献,沈香火起烛天红”揭示了祭祀的核心环节——燔柴祭天。"燔柴礼初献"表达了对上天的虔诚奉献,"沈香火起烛天红"则以点燃的沉香火焰照亮天空,象征着神圣的光辉和热烈的祈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南郊祭祀活动的壮观与神圣,传达出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
不详
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年五十九岁。性至孝,嗜书籍,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诗才不及泰、釴,而博学过之。生平尤喜聚书和藏书,根据其藏书编次有《式斋藏书目录》。祝允明作有《甘泉陆氏藏书目序》,称他才高多识、雅德硕学,购书多异本。钱谦益称他“好学,居官手不释卷,家藏数万卷,皆手自雠勘”。著有《世摘录》、《式斋集》、《菽园杂记》十五卷,《四库总目》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又有《式斋集》,并行于世
金马门深昼漏迟,石渠新草汉文辞。
丝纶世掌多君在,竹帛名传为尔期。
匏叶鋋墙风起处,土花生砌雨晴时。
革除旧恨成新乐,木榻清樽颇费诗。
金闺予告免趋朝,石枕孤眠病未消。
丝布小帷蝇不障,竹枝团扇暑仍摇。
匏壶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
革故题诗寄张敞,木瓜应拟博琼瑶。
得见支郎半醉中,相将高阁咏南风。
岂缘避暑追河朔,自为伤春到瀼东。
说法竿头惭未会,谈经注脚喜能同。
何年许入云门社,办取青鞋出软红。
闻道清时有窦申,荣途送喜故能频。
如何只在萧墙外,不遇雕陵挟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