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五首(其五)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

云根斲药移松骨,石罅分泉插木皮。

未用冰蚕来海峤,坐看冻蚁走蛾眉。

人间寒暑相催迫,待寄东溪万缕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苦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六月红云不肯移”,以“红云”象征夏日的炎热,却“不肯移”于云中,暗示了夏天的酷热难以消散。接着,“清心自合胜炎曦”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炎热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凉和平静,这种超然的态度令人敬佩。

“云根斲药移松骨,石罅分泉插木皮”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云、松、石、泉等自然元素融入诗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云根处仿佛在采集仙药,松骨被移,石缝间泉水潺潺,木皮被插入,这些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变化无常。

“未用冰蚕来海峤,坐看冻蚁走蛾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冰蚕虽来自遥远的海边,但诗人并未期待其带来凉意,而是“坐看”自然界的另一种生命——冻蚁和蛾眉,在酷热中依然活跃,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最后,“人间寒暑相催迫,待寄东溪万缕丝”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更迭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希望在东溪寄寓万缕丝线,或许是在寻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或是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

衰草含烟木叶黄,空城摇落客思乡。

雁高孤月临空塞,鱼退残星过曲梁。

醉眼昏花迷野马,帖书戏草掣风樯。

閒来更试丝纶手,新钓江鲈一尺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二)

乌桕数家村,渔樵自作邻。

旧坟前日发,富室近来贫。

古道狐成怪,深山鬼作人。

茫茫尘世事,无处问苍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三)

天涯谁道远,岭海接并幽。

马带交河种,人穿真腊裘。

梅花南国梦,苜蓿故宫秋。

安得方仙道,飘飘访十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六)

地占繁雄郡,人奔财赋疆。

北僧泥佛相,南客贾胡装。

打谷拳毛马,弹筝跕躧娼。

西风愁世路,无路立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