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所作,名为《送黄颇归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惜别之情和对文章声价的重视。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聚会时的欢乐景象,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勉励、珍惜每一次的分离。"醉乡"比喻人们在快乐和友情中忘却烦恼,而"孔门"则指向儒家学派,强调了文人之间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尊崇,以及对于友人归去路途遥远的感慨。"文章声价"指的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声望,而"霄汉途程"则形容归家的道路艰辛且漫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这两句通过听猿啼鸣的声音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哀愁,以及因为月光而延缓行程的意境。"何处"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见时机的不确定性,而"几宿因月滞三湘"则描绘出夜晚因月色而停留,增加了离别的情感深度。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未能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炉峰若上"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不得同过惠远房"则表明了无法与朋友一起享受那份宁静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学问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不详
数行心因鲤鱼传,轻放金钩绣帐悬。
不是娇慵贪昼卧,众中无处看花笺。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
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
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天写曙天。
始见龙台升凤阙,应如霄汉起神泉。
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
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
君臣穆兮纯化清,玉衡正兮泰阶平。
嘉历数兮无极,配乾坤兮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