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

北来征雁下寒塘,水食沙眠足稻粱。

不寄行人一封信,却因何事到衡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秋雁》以雁为题,描绘了雁群在秋季南迁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首句“北来征雁下寒塘”,描绘了一幅雁群飞越北方寒冷之地,最终降落在一片寒塘之上的画面。这里的“寒塘”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雁群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栖息之所。雁群的北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顺应。

次句“水食沙眠足稻粱”,进一步描述了雁群在寒塘中的生活状态。它们在水中觅食,在沙滩上休息,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这里“稻粱”既指雁群的食物来源,也暗喻了生活的充实与满足。同时,通过“足”字,表达了雁群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满意与适应。

后两句“不寄行人一封信,却因何事到衡阳”,则从雁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雁群在迁徙途中,并未给远方的行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思念家乡的人)寄去信件,却为何会到达衡阳这个地方?这实际上是对人生旅途、命运安排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雁群的迁徙是自然法则的体现,而人类的行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可预知的命运、情感的牵引等。这一问句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个人命运与外界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秋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设问,展现了雁群迁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朱胤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

池阁萧条竹径通,闲来幽兴检诗筒。

未须弦管翻新曲,自有琴尊对晚风。

斜日断云帘影外,疏林落叶杵声中。

悲秋莫话当年事,且向遥天数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行

为访林栖叟,何妨石径长。

白云生谷口,处处药苗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同吕二人话别

此会情何极,明朝遽别筵。

霜清枫叶路,秋老菊花天。

百越家邻海,三垂地近边。

相思应有赋,月定几回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夏夜寄怀谢山人时客汾阳

良夜孤清赏,怀君倍黯然。

离居三岁似,明月几回圆。

紫塞云边树,青山雨后天。

相思写不尽,寂寞有冰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