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侯寄陈留公砥柱障子并诗予为作歌

东吴顾子相公客,扫绢画水复画石。

天冲地击河怒号,嶷嶷一柱当洪涛。

突立固知气势稳,鼓荡转见孤棱高。

淋漓新题墨犹湿,封缄远寄心诚劳。

昔公平章握军国,执义委有排山力。

甚哉赣如汉汲黯,老而纯过唐师德。

言违谏阻去何决,群倩众怒不动色。

同时门客顾最亲,隔绝梦寐怀伟人。

峨峨砥柱公实伦,顾也歌之情句真。

画者谁子笔更新,数尺绢面开嶙峋。

遂令观者重回首,堂上恍忽河声吼。

嵚岒若遘虎豹踞,蹙沓似睹蛟龙走。

奇怪常虞霹雳夺,孤危定遣神明守。

君不见鳌极有时臲,昆崙有时翻,柱乎柱乎永且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李梦阳的诗《顾侯寄陈留公砥柱障子并诗予为作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以赞美顾子相公的画艺和其人格魅力。诗人首先赞赏顾子的绘画技艺,他不仅画水石,更赋予画面以生动的动态,如同天崩地裂、江河怒涛中的砥柱,形象鲜明。顾子的画作气势磅礴,孤傲挺立,令人印象深刻。

接着,诗人将顾子与历史上的名臣相比,如平章军国的决策者,其公正无私、力挽狂澜的品格堪比汉代的汲黯和唐代的师德。尽管面临反对和压力,他依然坚持直言进谏,不为所动。诗人特别强调了顾子与陈留公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这位伟人的深深怀念。

在赞誉画作的同时,诗人也寓言其中,砥柱象征着陈留公的稳固和坚毅,即使面临风雨变幻,也能屹立不倒。画面中的峥嵘山石和奔腾江流,仿佛能听到轰鸣的河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最后,诗人以大海中的巨鳌和昆仑山的翻覆来比喻世事无常,但砥柱般的陈留公将永远安稳。整首诗通过艺术与人格的交融,展现了对顾子画作和陈留公高尚品质的深度赞美。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雷电行赠宪卿何公美其伐也

黄尘蔽日贼大战,元年年除夜雷电。

我军后之天威前,一鼓破贼淮阳川。

昨者此贼生齐东,眼中久巳无河嵩。

渡河转战势果炽,长矛健马六石弓。

睢陈飞刃昼接白,亳颖劫火宵连红。

一路生灵喂饿虎,中原杀气回春鸿。

于时中丞秉钺出,誓不灭贼如此日。

三军素壮元老猷,诸将咸遵丈人律。

孔明纶巾不离首,羊祜轻裘仅掩膝。

精采遽增朱雀帜,运用或参白猿术。

陷阵直如风扫叶,追北譬之蜂就蜜。

二月朔日振旅归,夹道桃花照铁衣。

倾城尽出牛羊犒,父老争迎锦绣旂。

喜气真随阳气发,愁云化作轻云飞。

捷闻天子喜动色,满朝誉公降褒敕。

白金绮缯宁足酬,异日凌烟看画墨。

形式: 古风

送儿诗四首(其一)

冬至至后风愈严,野冰皓皓霜冻髯。

河澌日昏不易涉,孤剑匹马慎汝楫。

形式: 古风

送儿诗四首(其二)

北风萧萧狐裘薄,蔽堤立马劝汝酌。

汝伯煨酒友奉盂,路人不行为踟蹰。

形式: 古风

送儿诗四首(其三)

壶乾日斜客子发,臂弓上马意气勃。

斩蛟擒虎及汝时,我幸健饭无父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