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二)

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赵州和玉泉为背景,通过描绘四门通大道、四路直抵长安的景象,隐喻人生道路的广阔与深远。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归宿的思考。

首句“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开篇即以赵州的四门象征人生的多种选择,每扇门都通往不同的道路,暗含着人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接着,“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意象,将长安作为最终的目的地,长安在古代是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这两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虽然道路众多,但真正能到达目的地的人又有几个?这里既有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感慨,也蕴含着对自我实现的深思。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诗人似乎在鼓励人们尽管前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但只要坚定前行,总有一天能够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这里的“进步看”不仅是物理上的前进,更是精神上的成长与领悟。

最后,“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将时间限定在年末,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未归的孤独感。西凤门外的寒冷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旅程中的艰难与挑战。这句话既是对未归之人的同情,也是对所有追求者的一种激励,提醒他们即使面对严寒,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终会迎来温暖的春天。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探讨了人生的选择、追求与归宿的主题,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

释道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举盘山示众偈

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暇。

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贼叫屈。

普融门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狞龙。

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

不是向人誇伎俩,丈夫标致合如斯。

形式: 偈颂

灵山话,曹溪指,放过初生斫额底。

未问龙眠老古锥,昨夜三更转向西。

形式: 偈颂

陕府铁牛

尾在黄河北,头枕黄河南。

善财无鼻孔,依旧向南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福岩山上云,舒卷任朝昏。

忽尔落平地,客来难讨门。

形式: 偈颂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