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编桥渡蚁得元字五言八韵

公序蜗庐伏,传胪庆状元。

编桥资折竹,渡蚁救倾盆。

念恰关心切,功真以手援。

术能全蛾子,庇合藉龙孙。

芥泛舟无异,苔封垤尚存。

安排成雁齿,依附等蜂屯。

架槛同开网,衔珠解报恩。

声名题虎榜,竟作雁行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编桥渡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顽强。首句“公序蜗庐伏”以蜗牛的缓慢行动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静,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下来,“传胪庆状元”一句巧妙地将编桥渡蚁的场景与古代科举中的状元荣耀相联系,寓意着通过努力和智慧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编桥资折竹,渡蚁救倾盆”描绘了编桥渡蚁的具体过程,竹子被折来编织成桥,蚂蚁得以安全渡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中弱小生命之间的互助与生存智慧。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

“念恰关心切,功真以手援”进一步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人们或自然界的生物如何伸出援手,共同面对挑战。这不仅是对蚂蚁行为的赞美,也是对人类互助精神的颂扬。

后半部分“术能全蛾子,庇合藉龙孙”则转向对更微观世界的关注,通过保护幼虫和利用龙孙(可能指植物的幼苗)来表达对生命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视。

“芥泛舟无异,苔封垤尚存”运用比喻手法,将微小的事物比作泛舟于芥叶之上,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同时,苔藓覆盖的小丘依然存在,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持续性。

“安排成雁齿,依附等蜂屯”描绘了自然界中秩序与合作的景象,如同雁群排列整齐,蜜蜂聚集一处,体现了生物之间复杂而有序的互动关系。

“架槛同开网,衔珠解报恩”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共生与感恩,无论是蜘蛛织网捕食还是动物之间的相互帮助,都体现了生命间的相互依赖和感激之情。

最后,“声名题虎榜,竟作雁行论”以科举考试的虎榜和雁行的比喻,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通过努力和合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成就,并与他人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编桥渡蚁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自然界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陈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取人以身得贤字五言八韵

门将开吁俊,馆更辟招贤。

莫漫求人切,须从正己先。

无双才自裕,帷一学宜专。

玉尺何由准,金绳本不偏。

望风钦九德,指日定三铨。

乐育菁莪什,威仪菉竹篇。

分官迟命巽,立政早乘乾。

圣学唐虞绍,翘材遍八埏。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寒窗

懒补窗栊隙,寒光缕缕通。

棂疏应漏月,纸破定穿风。

霜积辉生白,灯挑影闪红。

是谁勤苦读,映雪十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赋得已凉天气未寒时得凉字五言八韵

已是清秋候,连朝觉早凉。

人心寒未戒,天气暑初藏。

玉露沾珠箔,金风度画堂。

绮罗才欲换,刀尺且休忙。

纸薄窗微透,纱轻帐细飏。

蟾光都一色,雁影自成行。

绿叶还经雨,黄花渐傲霜。

会看交冷节,处处授衣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赋得书三味得三字七排

牙签玉轴拥书龛,研究频年乐且耽。

博考群经曾醉六,精求至味更兼三。

定多浓郁凭沈浸,无限芬芳耐咀含。

旨趣恰从分鼎悟,馨香宜与省身参。

也应梦叶肴先饮,可许杯陈雅共探。

几度菁华同餍饫,十分理奥异肥甘。

馈贫真觉根堪咬,食古还闻蹠并贪。

岂为膏粱移素愿,此中酝酿自醰醰。

形式: 排律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