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君锡观梅(其一)

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

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

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首句“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梅花美的赞叹,梅花的艳丽无需人工修饰,自然之美便已动人。接着,“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两句,通过季节变换的对比,描绘了梅花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美丽景象,既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适应力,也暗示了其跨越地域的普遍性。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则表达了对梅花独特之美的肯定,指出人们往往过于偏爱那些常见或流行的花朵,而忽视了梅花这种更为独特与高雅的存在。最后,“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两句,以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融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折梅插戴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自然美与高洁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范君锡观梅(其二)

月庭有影终难辨,雪径无香不易分。

江上肌肤新出浴,岭头环佩忽藏云。

少他几幅青罗袂,解与何人绣段裙。

我爱此花真一色,将诗急报范参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吕秘校观梅(其一)

若论君颜色,琼瑶未足珍。

花中谁作偶,物外独先春。

有艳皆归朴,无妖可媚人。

江南看已厌,洛浦种还新。

日晚巫山雨,墙低宋玉邻。

施朱其已伪,傅粉亦非真。

堪把歌诗赠,何辞唱和频。

君篇为第一,便可献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吕秘校观梅(其二)

寒梅虽淡薄,乃是物之珍。

天与离群性,花前独步春。

江皋多冒雪,山路不逢人。

根本蟠虽久,花趺长自新。

妖姿虽共处,正色愿相邻。

纵使红为饰,何如素是真。

北人殊未识,南国见何频。

须假东风力,春香到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顾瀛州

本朝谋帅得雄刚,气语无邪面目方。

掌握事严持斧钺,咽喉地紧扼豺狼。

铁林猛士新翻阵,幕府奇书旧满囊。

可减边兵三十万,匈奴走入黑山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