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忠烈陶氏先祠诗(其二)》,通过对陶氏先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赞美。
首句“戎车戎行,皇威斯张”,描绘了战争场面的宏大与皇权的威严,暗示了陶氏先人曾为国家浴血奋战,保卫疆土。接着,“既曰剪芟,亦尔孚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陶氏先人的英勇事迹比作剪除杂草、安抚民心,展现了他们既坚决抵抗外敌,又善于安抚内部的智慧与勇气。
“党孽益炽,死绥慨慷”则进一步描述了敌人势力的壮大和战斗的激烈,但陶氏先人面对强敌,依然慷慨激昂,勇往直前,表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烈烈劲节,孑孑孤忠”两句,赞美了陶氏先人高尚的气节和忠诚,即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保持着坚贞不渝的品质,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最后,“维皇锡报,庙食于今”表达了对陶氏先人为国捐躯的崇高行为的肯定与纪念,说明他们的功绩被后世铭记,并在庙中供奉,享受着世代的祭祀与追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不仅歌颂了陶氏先人的英勇与忠诚,也体现了对国家与民族精神的深刻认同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