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神奇的土地孕育了非凡产物,和平盛世中没有隐藏的珍宝。
在百年安宁时期,贵族和平民的比例几乎相等。
建溪之地富有奇异壮丽,叶氏家族起初隐居在此。
高大的树木显现在眼前,树下居住的是有德之人。
多么美好啊,这里树木繁茂,气息如凤凰和麒麟般尊贵。
连续出现的儒雅将领,何止是十位乘坐华丽马车的官员。
新生的松树未被鹿触动,古老的柏树上有温顺的乌鸦栖息。
期待您归来后,墓地才会因您的泪水而充满生机。

注释

灵区:神奇的土地。
异产:非凡产物。
化国:和平盛世。
簪缨:贵族。
齐民:平民。
建溪:建溪之地。
富:富有。
奇伟:奇异壮丽。
叶氏:叶氏家族。
隐沦:隐居。
乔木:高大树木。
德人:有德之人。
佳哉:多么美好。
郁葱葱:树木繁茂。
凤:凤凰。
麟:麒麟。
岂惟:何止。
朱轮:华丽马车。
新松:新生松树。
鹿触:被鹿触动。
旧柏:古老柏树。
乌驯:温顺的乌鸦。
归:归来。
上冢:回到墓地。
泪叶:因泪水而生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人德行的赞美之情以及个人怀念故人的深切情感。

首句“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直接点出诗中所描述的地点是一个灵异且富饶的地方,而这个国家不仅物产丰富,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则表明在长期的和平时期里,一部分人仍然保持着古代儒雅的风范。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中,“建溪”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地名,而“叶氏初隐沦”则暗示诗中的主人公叶待制或他的家族在此地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描绘了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观,同时指出树下的人是有德行之人。紧接着,“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用了“郁葱葱”来形容美好繁盛的景象,并通过“气若凤与麟”的比喻,表达出一种高洁和祥瑞之感。

在“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中,“联翩出儒将”强调了这些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武士的杰出代表;而“岂惟十朱轮”则可能是在讨论某种历史事件或象征。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新老树木的情况,描绘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表达了作者期待着某位尊敬的人物回到他应有的位置,而自己则在情感上得到了释放和新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追求和个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馀。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谁乎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聚星堂雪,并引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

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

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

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以此杀其身,何啻鹊抵玉。

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形式: 古风

喜刘景文至

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

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

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迂。

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

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

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

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