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戊寅元旦作,用家无咎体

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

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桃符椒颗。

权换却、炉香经课。楼外怕见沧波恶。

屏开又倩云锁。奈风雨、阴霾天为堕。

撩梦乱、山人稳卧。绕篱花幡力薄。

付回潮、卷地红涴。重关未算计左。

聊料理、齑盘蔬锉。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

形式: 词牌: 阳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静居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之际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黯山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山居的孤独与寂静被“黯”字形象地描绘出来。接着,“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春天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回应,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即使寒冷还未完全消散,屋檐上的喜鹊却已开始庆祝春天的到来,这种反差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桃符椒颗。权换却、炉香经课。”桃符和椒颗是传统节日中的元素,象征着驱邪迎福。作者用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楼外怕见沧波恶。屏开又倩云锁。”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外界环境的担忧与逃避,通过“楼外”的景象和“屏开”的动作,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隔绝。

“奈风雨、阴霾天为堕。撩梦乱、山人稳卧。”风雨交加、阴霾密布的天气,让作者的梦境变得混乱,但他选择在山中稳卧,寻找内心的平静。

“绕篱花幡力薄。付回潮、卷地红涴。”花幡虽然无力抵抗风浪,但作者将它们交给回潮,任由其卷走,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重关未算计左。聊料理、齑盘蔬锉。”面对生活的琐碎,作者选择以轻松的心态去处理,不计较得失,只是简单地料理日常饮食。

“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最后,作者将自己与几个渔樵相提并论,通过“苍茫点破”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本质的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山中静居时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一月廿三日山中始见桃花

忆桃枝。见桃枝。人面春风笑语非。天寒翠袖时。

怕人知。没人知。待我知时花已稀。武陵寻梦迟。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鹧鸪天.病疝入医院割治,愈后出院作

眼隔青山未四旬。缘何猿鸟便生嗔。

饿鼯閧夜翻残檠,黏蠃题门篆古尘。

垂大觉,再逡巡。天教留我作词人。

一朝跳出修罗网,赢得狂佯又几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婆罗门引.山居补植花木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飞花空忆春城。

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荒畦几棱。豆坼甲,怯寒轻。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饾饤阴晴。

试种竹、移蕉环护庭。锄未了,雾冥冥。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摸鱼儿.戊寅五月五日哭惠文女

黯江城、落梅哀笛,吹残甥馆琼树。

臂丝续命欺人耳,乍面忽成千古。鸡报午。

莫便认、视阴灵照机先赴。昙花两度。

恁一坠银瓶,永辞珠掌,先后委尘土。

人间世,生女生男何补。漫云光采门户。

母兮抚汝终如始,藐尔诸孤谁抚。天欲暮。

偏教我、临流踯躅横舟渡。蒲觞忍举。

对渺渺蛮波,年时角黍,怕听大招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