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一)

几处鞦韆愁日暮,一声鶗鴂唤春归。

红稀绿尽寻常事,不用长绳系落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傍晚时分,几只秋千独自发愁,
一声杜鹃鸟叫唤春天归来。

注释

几处:多个。
鞦韆:秋千。
愁:感到忧郁或悲伤。
日暮:傍晚。
鶗鴂:杜鹃鸟。
唤:呼唤。
春归:春天归来。
红稀:花儿稀少。
绿尽:绿色植物凋零。
寻常事:平常的事情。
不用:不必。
长绳:长长的绳子。
系:束缚。
落晖:落日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的闲适情景。"几处鞦韆愁日暮",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远方所思念之物的淡淡忧伤。鞦韆,即古代的一种用来标志边界或划定范围的工具,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界限或距离。

接着的"一声鶗鴂唤春归",则是通过鸟鸣来表达季节更迭和生命的轮回。鶗鴂,即杜鹃,古人认为它能感知时节变化,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红稀绿尽寻常事"一句,则描绘了春末至初夏时节万物复苏但又不太显眼的景象。这里的“红稀绿尽”指的是春花已谢,新叶未浓之际,这是一种平淡而又真实的自然状态。

最后"不用长绳系落晖"一句,则是诗人对待时间态度的一种写照。在古代,人们常以长绳来计算日影,以此推测时辰。这里“不用长绳”暗示着诗人并不在意日光的流逝,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刻意去追逐时间,而是顺其自然地享受着这一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顺应自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四)

西畴新买数塍田,便扫空囷俟有年。

欲坐瓜庵吹豆叶,风翻黄浪麦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六)

痴儿插地栽杨柳,杨柳无根插便生。

我亦无根常作客,四年漂泊大梁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其二)

嗟我衰迟行老矣,与君生死尚情深。

屈平贾谊何须旧,敬吊先生泪满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其一)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

曩时蕙帐知何处,不见山人来苦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