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述怀二十首(其四)》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经历与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首句“出手长虹走太阿”,以“长虹”比喻诗人年轻时的锐气与才华,如同长虹般耀眼,直冲云霄,象征着其在事业或理想上的追求与激情。然而,“十年英锐渐消磨”一句转折,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锐气与激情逐渐被现实的磨砺所消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徘徊西掖吟红药,转侧南宫佩紫荷”两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西掖”和“南宫”分别代表朝廷的中枢部门,而“红药”与“紫荷”则是高雅之物,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志趣与身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官场的中心位置逐渐退居边缘,但仍保持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阅历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头多”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发现能够保持清澈目光、坚持自我原则的人越来越少,而那些为了地位与权力不惜牺牲原则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批判。
最后,“畏寒亦拟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寒冷与挑战,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丝温暖,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接受现实。这里的“冰老成晶”既象征着个人内心的坚定,也暗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变迁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