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题于鳞白雪楼(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白雪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伏枕清秋海岱边,高楼中擘俯苍烟”,描绘了诗人躺在枕上,面对着清冷的秋天,远处是大海与山脉相连的壮丽景色,高楼耸立,俯瞰着苍茫的烟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颔联“同云不尽千家晓,寒月长开万古妍”,进一步展开画面,云层覆盖,仿佛连绵不绝的千家灯火在晨曦中渐渐明亮,而一轮寒月则长久地照亮着大地,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美丽。
颈联“天上几看新玉树,山中端合老朱弦”,将视角转向天上人间,诗人想象自己多次目睹新树生长,如同新生,而在山中,老琴弦则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积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循环的感慨。
尾联“誇他信美仍吾土,句就还应两地传”,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诗人自豪地称颂这片土地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即使身处两地,这份情感与赞美也能跨越距离,传达到对方心中,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