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纯一处士遗像

处士于今旧勿论,通家三世见甥孙。

钟情更为何人恸,出涕方惊老眼昏。

南坞高坟深宿草,东床佳婿见清门。

丹青有笔开生面,底用名香为返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题崔纯一处士遗像》是一首悼念和怀念故去的崔纯一先生的诗。首句“处士于今旧勿论”,表达了对崔纯一这位隐士的敬仰,即使时过境迁,他的品格依旧值得追忆。次句“通家三世见甥孙”则揭示了他们家族与崔纯一家族的深厚关系,连三代人都认识他。

“钟情更为何人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崔纯一的深情厚谊,他的离世让诗人悲痛不已。“出涕方惊老眼昏”描绘了诗人因悲痛而流泪,连老年的眼睛都感到模糊的情景,情感真挚动人。

“南坞高坟深宿草”借景抒情,暗示崔纯一已经长眠在南边的山坡上,坟墓被荒草覆盖,显得孤寂冷清。“东床佳婿见清门”则是对崔纯一生前清贫生活的感慨,赞美他的品行高洁。

最后两句“丹青有笔开生面,底用名香为返魂?”通过艺术和香火来寄托哀思,意思是虽然崔纯一生前未能以画笔展现自己的风采,但他的精神如同画像般永存,无须再借助名贵的香料来唤回他的灵魂,表达了诗人对崔纯一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耕乐诗,为许起宗大父高士赋

人生不仕即归田,夏屋渠渠艮渚边。

僮指计佣将五百,墙桑成树过三千。

食前甘旨惟孙子,门外轩车总俊贤。

隐去更无城府迹,鹿门高致后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采药径,为方德远医士赋

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

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

寻常踏破苍苔处,多是门生种杏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张经历之叙州

别酒无嫌醉似泥,叙州又过洞庭西。

云涛浩渺连三峡,井邑凋残接五溪。

雪岭侵天无雁到,枫林蔽日有猿啼。

凭谁唤醒王褒梦,除是陈苍碧野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奎方舟讲师影堂

火风假合作天亲,垂老空门哭故人。

四句偈留辞世法,一龛灯照坐禅身。

收来舍利藏生玉,散到天花照烂银。

铭塔祗应徐博士,备知僧行刻坚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