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劳”与“佚”的人生状态,表达了对毕公归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过去自己获得晋升时心境的回忆。诗中运用了“扶桑”和“崦嵫”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扶桑”象征着人生的起点或事业的开始,“崦嵫”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或事业的终点。毕公今日归隐山林,对于诗人而言,如同自己当年得志之时,充满了感慨与共鸣。
“劳佚人生各有宜”,开篇即点明了人生境遇的多样性和适性,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扶桑汲汲有崦嵫”,接着以“扶桑”与“崦嵫”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始与终结,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命运的轮回。“毕公今日还山喜”,诗人以欣喜之情迎接毕公归隐,表达了对朋友归隐生活的赞赏与羡慕。“似我当初得举时”,最后将毕公归隐的情景与自己昔日得志时的感受相联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共鸣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毕公归隐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不同阶段情感体验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过往的怀念,语言流畅,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