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诗(其一)

江月悬孤影,还窥李白楼。

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坞壁三山古,池台六代幽。

长安佳丽日,梦绕帝王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金陵杂诗(其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致与历史氛围。首句“江月悬孤影”,以月夜下的江面为背景,孤独的月影投射在江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还窥李白楼”一句,巧妙地将李白这一唐代著名诗人的形象融入其中,暗示着金陵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过往文人墨客的怀念。

“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即使时间流逝千年,他们的作品和精神依然在世间流传,影响深远。这种对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尊重,是诗中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接下来的“坞壁三山古,池台六代幽。”则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三山古坞壁,六代池台,既展现了金陵作为古都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其山水之美与文化积淀。这里不仅有自然的壮丽,更有历史的沉淀,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韵味。

最后,“长安佳丽日,梦绕帝王州。”将目光转向长安,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其繁华与美丽令人向往。这里的“梦绕帝王州”不仅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金陵的自然美景、历史遗迹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金陵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作者对过往文化的深深感慨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金陵杂诗(其二)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

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

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金陵杂诗(其三)

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

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金陵杂诗(其四)

正?虚椒寝,苍生望母仪。国风思窈窕,小雅梦熊罴。

中使频传敕,台臣早进规。

愿闻姜后戒,仍及会朝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金陵杂诗(其五)

记得尚书巷,于今六十年。

功名存驾部,俎豆托朝天。

树向乌衣直,门临白水偏。

侍郎遗石在,过此一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