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田家诗

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

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

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

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

风雨岁时熟,古俗今犹存。

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

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

何以酬清时,努力从田园。

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

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

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

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

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

新晴土膏动,原上春草生。

陂塘引涧壑,活活春水鸣。

桑阴悦好鸟,布谷时一声。

夜来饱饭牛,朝来从耦耕。

耦耕一畦毕,淡泊心无营。

偶然召邻叟,索取壶觞倾。

高谈视天壤,把酒欢平生。

面无忧喜色,胸无宠辱情。

始知于陵子,灌园逃公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夫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中“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两句,以溪水的日夜不息,象征着生活的恒常与不变,同时也暗示了农夫们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接着,“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描绘了农夫劳作后的疲惫与片刻的宁静,树根成为他们短暂休息的依靠。

“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则表达了农夫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作物生长的期待与喜悦。“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一句,通过农夫面对风雨时的感慨,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农夫们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等句,描绘了乡村的和谐与温暖,以及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通过“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在与随性。

最后,“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两句,借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田园生活中的简单快乐与精神满足,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9)

张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为官敬慎,卒谥文端。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

  • 字:敦复
  • 号:乐圃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1637—1708

相关古诗词

读汉书

壮哉霍子孟,易置多英风。

离席按剑时,发议惊群公。

走马杜鄠间,曾孙方困穷。

手挈天子玺,授之咸阳宫。

海枯石可烂,孰能訾其功。

珠襦黄金匣,甫葬茂陵东。

狐鸣尚冠里,妻子烟尘空。

秺侯杀弄儿,累世亢其宗。

子孟庇阿显,九族罹悯凶。

割爱与殉私,延促霄壤同。

臣术惟敬慎,庶几保厥终。

形式: 古风

读元道州贼退示官吏诗慨然有作

我爱元次山,诗篇独简质。

短章如长谣,仁心自洋溢。

至欲委符节,甘心就鱼麦。

昔人志康济,岂云耽暇逸。

置身君民间,无能澹忧恤。

汗颜拖长绅,不如腰带铚。

贤哲耻旷官,斯义久萧瑟。

谁无湖畔山,浩歌抚遗帙。

形式: 古风

严陵江

千嶂桐庐道,清风几溯洄。

不知天子贵,犹是故人来。

垂钓本无意,披裘亦浪猜。

翻嫌人好事,高筑子陵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螺浮黄门次龚合肥韵

十年霜雪老黄门,抗疏群知国体尊。

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漫言盘错昭臣节,偏向风尘识主恩。

亲见闾阎凋敝甚,《郑图》还与绘千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