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陈郡守灌墓周围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首联“孤冢嶕峣大道旁,丰碑翁仲半无行”以“孤冢”、“嶕峣”(高峻)描绘出墓地的孤独与高耸,而“丰碑”、“翁仲”(古代陵墓前的石像生)的“半无行”,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颔联“即看荒草迷槐市,幸有桐乡识召棠”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荒芜,同时以“桐乡识召棠”(比喻知人善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颈联“风物荆榛悲燕雀,天晴邱陇上牛羊”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喻世事的沧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哀思。尾联“谁怜开国歌良牧,特祀于今竟未尝”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开创新局面的领导者未能得到后世应有的纪念与尊崇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社会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