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四首(其二)

挂树玄猿朗朗呼,藓侵石壁字模糊。

痴龙颔下珠如月,照见寰中五岳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汤胤绩的《游仙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境的画面。首句“挂树玄猿朗朗呼”,生动地刻画了猴子在高树上清晰悠长的叫声,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藓侵石壁字模糊”描绘了岁月侵蚀的痕迹,古老的石壁上字迹已斑驳不清,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后两句“痴龙颔下珠如月,照见寰中五岳图”则富有想象力,将龙珠比喻为明亮的月亮,悬挂在龙的颔下,照亮了周围的环境,仿佛揭示出一幅天地间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的壮丽景象。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敬畏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41)

汤胤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其四)

鹤氅斜披出市諠,青霞窟里听啼猿。

半酣骑著壶公杖,直溯黄河到水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游仙(其五)

若木枝头露未乾,五云喷水浴鸦翰。

须臾转过金鳌背,九点齐州镜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铁券歌

罗平逆鸟窥唐鹿,太宗泉下英灵哭。

锦树将军握槊来,妖氛一扫乾纲肃。

半边古瓦黄金缕,翰苑文章铺锦绣。

宰臣擎出凤凰城,儿孙永世承天祐。

堂堂坐控十三州,长驱铁弩射潮头。

扰攘中原糜在釜,东南民庶不曾忧。

邯郸未待三方寤,大集朝臣封府库。

举家齐上汴河船,回首钱塘宛如故。

虏骑纷纷压旧畿,海门倏见双龙飞。

冯夷借玩水仙府,幸从鱼网获全归。

归来五庙咸登荐,锈蚀刮磨光彩见。

珍袭谁同简子书,宝全自别桑公砚。

昭代真人爵群武,首法宏模锡吾祖。

多感宽洪美弟兄,拉向奚川看家谱。

形式: 古风

义妇行

顾家一女肤如玉,炯炯灵台抱贞淑。

择配奚川武肃孙,井臼亲操谢膏沐。

不必荆钗并布袄,雍雍自是闺中宝。

抚卑事上尽欢心,内外皆称新妇好。

欢乐未央灾祸来,闾阎满眼飞尘埃。

长鲸大豕互吞食,雌凰雄凤难徘徊。

强将性命依岩壑,柏叶松肪共咀嚼。

草衣木履度晨昏,乃畏强梁横侵掠。

丈夫前室有佳儿,哇哇相逐远奔驰。

足趼腹枵行不得,锋横矢乱计宁施。

妾身有子年尤小,恩义欲兼嗟力少。

残生苟幸得完全,孤诚自有神明表。

拊膺长恸望天呼,回头已作沟中枯。

男子虽羞邓伯道,妇女何惭鲁义姑。

皇明九五真龙出,一扫寰区群蚤虱。

归来室宇尚依然,四方重睹升平日。

矻然妇织与夫耕,眼看家道日康宁。

苍苍主者岂无谓,两男一女连绵生。

五十年来三百指,螽斯夺尽前人美。

珍珠帘卷画堂深,鹤发披肩全寿祉。

节孝贤能世岂无,苍黄谁得展良图。

伤哉此道日凋丧,事迹何繇付董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