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汤泉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

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

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

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

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馀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纪汤泉》。贾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汤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痕迹,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首先描述了汤泉的起源与开凿,将其与天地相提并论,体现了对汤泉神圣性的崇敬。五行之中,水与火的结合象征着汤泉的形成,而“在卦得既济”则进一步强调了汤泉在宇宙秩序中的位置。接着,诗人通过“风轮煽”、“雷车驰”等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汤泉周围动态的自然景象,如霞光映照的祝融井、日光照耀的扶桑池,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然而,汤泉的美并非仅限于表面,其深层蕴含的矿石与泉水,如“礜石厉”、“灵砂滋”,更是赋予了它独特的价值。诗人以骊山的反衬,突出了汤泉的纯净与珍贵,同时,对华清宫的遗迹表达了深深的哀思,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通过“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汤泉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像汤泉一样,能够洗涤心灵,恢复本真,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尽管经历了十年的尘世奔波,未能实现这一理想,但在再次造访汤泉时,诗人依然被其魅力所吸引,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愿意驻足品味这份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汤泉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歙郡有黄山楼北瞰黄山山势中拆若巨门状因题一绝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栏频北望,只宜名作巨门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寒食下第通简长安故人

寒食都人重胜游,相如独自闭门愁。

尝闻娄护因名达,君试将馀问五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临平湖夜泛

素彩皓通津,孤舟入清旷。

已爱隔帘看,还宜卷帘望。

隔帘当此时,惆怅思君君不知。

形式: 古风

题云居上寺并序

到此花宫里,观身火宅中。

有为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籁鸣寒谷,秋山响暮钟。

欲归林下路,新月上前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