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德祥所作的《题来青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的“西马桥分一水湾,来青亭子在其间”两句,开篇即点出了地点,一座亭子静立于水湾之畔,西马桥的倒影映在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一方席上长留客,三尺窗中只见山”两句,通过“席”和“窗”的意象,展现了亭子内独特的空间感。客人可以在一方小席上畅谈,而透过三尺之窗,远处的山峦尽收眼底,既体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也暗示了自然美景的引人入胜。
“落地浮云须急扫,当檐繁木要频删”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治理与维护。诗人希望将那些遮挡视线的浮云迅速清除,让天空更加开阔;同时,对于过于繁茂的树木也要适时修剪,保持亭子周围的环境整洁有序。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蕴含着对生活秩序的重视。
最后,“轻岚嫩紫无朝暮,肯与閒情数往还”两句,以轻柔的雾气和嫩紫色的景致,描绘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美。这种美不受朝夕更替的影响,是心灵深处的永恒。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闲适自在的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来青亭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