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范淑的《夏日西斋看雨》描绘了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暴雨场景。首句“突作奇声不可测”以奇特的声音开篇,暗示大雨将至;“长风欲使孤松折”则写出风雨之大,连孤松都似乎难以抵挡。接着,“林叶不待西风飞,顿觉南风有秋色”描绘了风雨带来的快速变化,仿佛秋天提前来临。
“怒雨忽山外来,跳波击瓦心怀开”形象地刻画了雨点猛烈敲打屋瓦的情景,诗人内心因风雨而振奋。“雷驱电助不可息,风声盘走如相催”进一步渲染了雷电交加的壮观景象,夏日炎热仿佛被这骤雨暂时驱散。
“暑馀晴雨失调剂,黄尘得雨吹腥气”描述了雨后空气清新,原本的尘土气息被雨水冲刷,带有一丝湿润的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竹中新构读书堂,一缕炎风摇不至”,读书堂避开了炎热,成为避暑的好去处。
雨过天晴,诗人“书窗掩卷静无声,电卷雷收雨渐停”,享受着宁静的时刻。最后两句“推窗一望净如洗,天光凝碧青山青”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世界,碧空如洗,青山翠绿,鸟鸣声中透出新晴的气息,余韵悠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雨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变化,既有对风雨的描绘,也有对清幽环境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