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顾瞻帝京,宫阙峨峨。左肩沧海,右带浊河。
太行接辇,凭嵩界华。建瓴之势,万国是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凝视京都的壮丽景象,宫殿巍峨耸立,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大海和浊河如同壮丽的背景,象征着广阔的地域和历史的沉淀。诗人提及太行山与嵩山,强调了自然景观与都城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山川的雄浑与城市的尊贵。"建瓴之势"形容形势如高屋建瓴,控制全局,意味着潘景升北游所经之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万国皆仰望。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深意的送别诗,寄寓了对友人出仕或游历的期许与国家的自豪感。
不详
七岁就塾,一目十行并下;九岁能文;十四补博士弟子;甫弱冠即以骚赋名家,数千言援笔立就。志追秦汉,睥睨一世,不屑屑经生制举业。王元美、茅鹿门诸先辈交相推服,坛坫风雅,惜年不永。著作极富
七贵雄门,五陵侠士。幂雾连云,星流电驶。
载尘康庄,扬风易水。恻惜荆高,经过赵李。
历历天上,不瑕有咫。娱心极宴,聊乐我止。
岁将大计,万国来朝。车骑驰骛,四牡有骄。
翟茀错举,琮璜宣昭。公车济盈,群策毕招。
末士殉荣,通人见超。惟我正则,以嬉以敖。
高鹜远眄,至彼朔方。烟尘野合,关塞悠长。
接流浣海,托邻毡乡。悲笳夜呼,春草旦黄。
坚冰蔽道,车顿马伤。言念君子,忧思不忘。
熠熠蜚鸟,振翮愿升。去其南陵,集于北陵。
耻与黄口,附风超腾。鹤鸣在皋,鴚惨于冰。
翼彼南风,亦怀其乘。我思伊人,终莫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