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堂上华颠泣欲枯,哭声那解到黄垆。
千般欲解郤公意,难得嘉宾一箧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堂上悲泣的场景,他的白发几乎掉光,哭泣的声音似乎无法传达至地下。诗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理解并安慰这位名叫亦周的人,但表达出的是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尤其是当他们缺少能化解忧愁的珍贵书籍时。诗中流露出对失去亲朋的深切哀痛和对知识慰藉的渴望,反映出宋末元初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寻求。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岂意渴相如,俄为化子舆。
平生一杯酒,活计百篇书。
同舍遂欲尽,吾生不愿馀。
如今念夫子,痛饮未全疏。
向来上阳人,尽属沙叱利。
长门不用守,蜥蜴草间戏。
篮舆拂清露,亦有山花香。
平生懒早起,催盥方倒裳。
不知九州晓,有此清风凉。
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实居之。
下视茫茫渺何许,风帆浪舶多积贮。
舟中贾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