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雨》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深夜中雨声与人内心的交织,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句“酒力初消梦未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微醺后的朦胧状态,酒意未尽,梦境却难以成形,仿佛是醉与醒之间的过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与迷茫。
次句“空阶滴雨到天明”,将视角转向室外,雨点落在空寂的台阶上,持续到天明仍未停歇。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漫长等待,雨声似乎成了时间流逝的见证,延长了夜晚的长度。
后两句“不须身在阳关外,白发应添四五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并未直接提及身处边塞,而是通过“阳关”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即使没有身处于遥远的边疆,岁月的痕迹——白发的增多,也足以说明时间的无情。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不须”二字加强了语气,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哀愁。
整体而言,《夜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又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的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