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正月望夜赴临汝宿襄城古驿县有古寺家人辈夜往焚香襄城古邑也可以眺二室地爽垲退之所谓颍水嵩山豁眼明者癸未元夕谪居齐安携家游定惠妙圆承天下大云东禅盖出雨夜有感示秬秸

江城收灯寒寂历,里巷闭门不复出。

蓬茅数屋逐臣庐,门前樵牛卧斜日。

老人拥褐炉前睡,眼冷不眠思往事。

去年襄城古驿亭,野县风埃寻古寺。

周楚川原气象存,岘山紫逻秀连云。

地留宝鼎周京贵,山拱泥金神岳尊。

齐安江上渔樵市,谁料今年身到此。

大江绕郭风涛翻,城中冈垄无平地。

青红剪綵挂影灯,渔夫樵妇来相仍。

短箫急鼓集儿女,丛祠夜半鸬鹚惊。

浮生梦境何足计,呼童且闭柴门睡。

百年江上谁得知,竿木随身聊一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寂静的江城夜景,居民们已经闭门就寝,而诗人却独自徜徉在古驿县的一座古寺前。通过对周围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江城收灯寒寂历,里巷闭门不复出。” 这两句设定了夜晚的氛围,人们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活动,进入梦乡,只剩下诗人独自在外徘徊。这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心境。

“蓬茅数屋逐臣庐,门前樵牛卧斜日。” 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古寺周围环境的荒凉与静谧。蓬茅屋顶覆盖着野草,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人迹的稀少。

“老人拥褐炉前睡,眼冷不眠思往事。” 这两句传递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愁。老人虽在温暖的炉火旁入睡,但诗人的心中却无法平静,不禁思念起从前的点点滴滴。

“去年襄城古驿亭,野县风埃寻古寺。” 这里提到的是去年的襄城,那里的古驿亭和野县的古寺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诗人对这些地方的记忆似乎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几句“周楚川原气象存,岘山紫逻秀连云。地留宝鼎周京贵,山拱泥金神岳尊。” 描述了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壮丽与神圣,其中“周楚川原”、“岘山紫逻”等都是地理名胜,而“宝鼎周京”、“泥金神岳”则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颂扬。

“齐安江上渔樵市,谁料今年身到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去年还在襄城古驿亭寻访古寺,而今已来到了这座城池之中,参与着渔夫樵妇们的日常生活。

“大江绕郭风涛翻,城中冈垄无平地。” 描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景象,大江环绕着城郭,风起波涌,而城中的高低不平则映射出人生的坎坷与困难。

“青红剪綵挂影灯,渔夫樵妇来相仍。” 这里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节日的喜庆。青红色的剪纸装饰在灯笼上,而渔夫樵妇们则聚集一堂,共度佳节。

“短箫急鼓集儿女,丛祠夜半鸬鹚惊。”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紧迫和不安的氛围。短箫和急鼓的声音似乎在召集着孩子们,而丛祠中的鸬鹚则在夜半时分发出惊叫,这些都让人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

“浮生梦境何足计,呼童且闭柴门睡。”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超脱。面对生命中的起伏,他选择了暂时的逃避,呼唤着孩子们一起关上门窗入睡。

“百年江上谁得知,竿木随身聊一戏。”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历史的长河和个人的渺小。时间流逝,人们来去匆匆,而他自己则在这片江水旁,以竿木为伴,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生活、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天马歌

风霆冥冥日月蔽,帝遣真龙下人世。

降精神马育天驹,足蹑奔风动千里。

萧条寄产大宛城,我非尔乘徒尔生。

小羌杂种漫羁绁,枥上秋风时一鸣。

万里名闻汉天子,内府铸金求騄駬。

将军受诏玉关开,灵旂西指宛王死。

天马出城天驷惊,塞沙飒飒边风生。

执驱校尉再拜驭,护羌使者清途迎。

骐驎殿下瞻天表,天质龙姿自相照。

翠蕤黄屋两逦迤,玉镫金鞍相炫耀。

东游封祀被和銮,甲子北来巡朔边。

展才自觉逢时乐,致远不知行路难。

物生从类如有神,地无远近终相亲。

君不见莘野磻溪耕钓叟,一朝吐气佐明君。

形式: 古风

天庆观三色桧

聚处岁寒物,生为千岁身。

柯条虽自异,臭味本相亲。

商季诸公子,茅家贤弟昆。

分驱众彭恶,各共一清真。

竽籁风中合,鳞鳍雨后伸。

高枝如借便,轻举岂无人。

形式: 排律

天运

天运不暂止,何啻过隙驹。

向来檐前日,忽已墙东隅。

乐者苦其疾,忧者怨其舒。

由来盛与衰,变灭皆须臾。

形式: 古风

天窗

凿屋分将一尺明,坐令隔幌见帘屏。

任从世界倾盆雨,只要萧萧数点声。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