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梳头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对一位名叫涪翁的僧人的印象,他强调了涪翁的超凡脱俗,无尘的心境和修行。诗人表示自己也希望能像涪翁那样去除尘世的纷扰,但承认自己仍有世俗的烦恼,如头发的增多。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这两句描绘出涪翁的禅意形象,他不仅言语深邃,且已达到无尘无欲的境界,即使有发,也象征着他的心境并未完全脱离红尘。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虽然自己未能完全达到无尘的状态,但仍然怀揣着学习和追求的心。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身的日常生活,尽管忙碌,但仍需应对世俗事务,每日出入于官场。
最后两句"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二毛"指的是头发斑白,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头发斑白,自己仍不如涪翁清心寡欲,不必为世俗的忧虑而感到惭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的自我解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不详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白发三千丈,斯言若未公。
下梳惊落雪,倚槛且晞风。
自笑双蓬鬓,今成一秃翁。
晨招幸无与,姑免诮头童。
大帝开江左,谋臣守四方。
兴邦有乔木,遗爱尚甘棠。
日月扶声烈,山川诧郁苍。
中原知极目,应慨旧封疆。
功定三分国,名高八字山。
威容尊国祀,□□□□□。
虎卧无今古,乌灵信往还。
保民存赐珓,犹挂屋楣间。
旧说金为土,今闻银灌城。
古人真作事,后世祇虚名。
筹策虽曾立,廒仓竟未成。
道旁谁筑室,吾欲诵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