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四首.秋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光如浪冲洗天际,夜空湿润,明亮的月亮落下,稀疏的星星进入视野。
云屏静止,孤独的叹息被遮掩,西楼中风筝疾飞整夜。
想编织相思之花寄给远方的人,但整天思念却换来怨恨。
只听见北斗七星的循环声,却看不见黄河水的清澈与浅浅流淌。
金鱼锁住红桂的春天,古时尘埃满布鸳鸯锦垫,令人感伤。
可悲的是小园变成了长长的路,玉树虽美,却无人怜惜亡国之人。
瑶琴低沉,藏着楚地的乐曲,越地的轻罗冷薄,金泥沉重。
鹦鹉在帘钩上因夜霜而惊醒,唤起南方的云梦缭绕。
耳环叮当作响,连着书信,记录着湘江边的相遇之地。
她的歌声如雨水般润湿了一生,可惜那芬芳已成旧事,握在手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和哀愁的诗,通过对月亮、星辰、云层和风声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相思之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月浪”、“凉蟾”、“疏星”、“西楼一夜风筝急”,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动人的氛围。

在这首诗里,李商隐通过“欲织相思花寄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人的深切思念。然而这种思念却又夹杂着怨恨,可能是因为时空隔阂或者是由于某种不可挽回的错失。诗中的“北斗声回环”、“长河水清浅”,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愫和对永恒的追求。

“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这一句通过描写被遗忘的庭院和荒废的池塘,唤起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对“玉树未怜亡国人”的慨叹,更是透露出一份深切的哀愁。

瑶琴的“愔愔”声响,以及越罗轻薄的金泥重,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缅怀。这些意象和声音,让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层次的情感波动。

“帘钩鹦鹉夜惊霜”这一句,又一次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唤起南云绕云梦”,则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种超现实的逃避,是对美好记忆的一种缅怀。

最后,“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和“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都是诗人对过往情深之地的追念,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无奈。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怀:对于已经失去的美好的哀愁和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李商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优美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中那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力量。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燕台四首.夏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簿雾起缃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形式: 古风

赠句芒神

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

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兰膏爇处心犹浅,银烛烧残焰不馨。

好向书生窗畔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遥想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头上金雀钗,腰佩翠琅玕。芦洲客雁报春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