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

相寻复相别,把酒意如何?

云石有时合,风湍无定波。

此生无出处,一笑对嵯峨。

长揖下山去,暮烟浮女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留别》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境与自然景象的交融。

首句“相寻复相别”,简洁地勾勒出人物间情感的起伏,从相聚到离散,情感的波澜在字里行间缓缓展开。接着,“把酒意如何?”一句,将饮酒的动作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联系起来,饮酒或许能暂时忘却离别的愁绪,但内心的真实感受难以掩饰。

“云石有时合,风湍无定波。”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人的心境。云与石的聚散象征着事物的无常,而风中的急流则暗示了内心的动荡不安。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此生无出处,一笑对嵯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他选择以笑面对,即使生活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归宿,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这里的“嵯峨”不仅指山峰的高峻,也暗喻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最后,“长揖下山去,暮烟浮女萝。”诗人以动作结束这一场景,长揖告别,隐入山中,留下一抹暮烟与女萝(一种藤本植物)的影像。这既是对离别的一种仪式化表达,也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整个画面静谧而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综上所述,《留别》诗通过对离别时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朱教授竹所

日问竹平安,凄然泣白鸾。

讲堂春寂寂,归路夜漫漫。

前度成虚设,斯文已不刊。

些声云谷外,落月带微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兴圣殿进史

瑶编初进侍清光,日丽龙池昼刻长。

堤柳染成春水色,宫花并入御炉香。

金壶洒露层阶滑,玉碗分冰广殿凉。

矇瞍似知天意喜,凤笙新奏五云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贡闱偶成呈同院诸公

射宫围棘断经过,閒却秋声太液波。

风定碧帘闻禁漏,夜残银烛见星河。

仙人共对青藜杖,词客孤眠白玉坡。

弱水蓬莱三万里,不知何处月明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雪夜直宿玉堂

琪树花生禁漏迟,金茎月色近书闱。

白云入水春无迹,银汉横空夜有辉。

竹静似闻苍玉佩,松寒欲傍绿荷衣。

乾坤清气蓬莱表,独对天风拂素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