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长安柳》由唐代诗人修睦所作,通过对长安柳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
首句“雨重依依舞态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柳树轻柔的姿态,仿佛在细雨中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柔美而哀愁的意境。这里的“依依”不仅形容了柳枝随风摇曳的情态,也暗示了柳树在雨中的柔弱与无助。
次句“任人攀折路东西”,进一步揭示了柳树的处境。它不避风雨,也不惧人世的纷扰,任由人们在其枝条上攀爬折取,无论是道路的东边还是西边,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这句诗通过柳树的坚韧与宽容,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后两句“何如渡口成林处,留得黄莺到夜啼”,将视角转向了柳树的另一番景象。在渡口旁,柳树成林,成为了黄莺栖息之地。夜晚时分,黄莺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为这片林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黄莺的夜啼,不仅展现了柳树的繁茂与生态的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长安柳》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状态,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微妙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