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沈宜修的《乌夜啼》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首句“天外云笼馀碧”,以寥寥几笔勾勒出天空中淡淡的云层环绕着一抹余晖,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窗前砌积残黄”描绘了落叶堆积在台阶上的画面,暗示着秋天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秋声弄出秋无数,总是一凄凉”两句,通过秋声的嘈杂和无尽,渲染出一种深深的秋意和孤寂之感。诗人感叹这无边的秋意,流露出内心的凄凉情绪。接下来,“好月欲邀谁看,乱风吹向人忙”写出了月光皎洁却无人共赏的落寞,以及被乱风吹散的忙碌心情,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江天黯淡催萧瑟,飞雁又河梁”描绘了江面昏暗,风声萧瑟,大雁南飞的景象,寓言着时光的流转和离别之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触,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