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图戏陈廷璧

梅雪翁,清而穷,名阶利窟谁与翁作引,书林翰苑自许翁相通。

硬黄搰,拓盘鼓,雪茧习习摹尊钟。

老年好古心独少,墨乌衫袖犹儿童。

自言书法即画法,虽不能画颇知其理同。

邕分斯篆数投我,聊博纸上青芙蓉。

得之欣然便卷去,不待题识疾走飞秋蓬。

正如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中,风流欲拟欧阳公。

今朝雪落号北风,冻指屈缩为蛰虫。

翁来彊要图所号,趁此梅清雪淡天为容。

传神正须及此际,吹火烘砚松枝红。

亦云要诗写雪空,长句扫破寒云重。

笑翁爱诗真怪事,无乃齐人知瑟工。

兴来为翁放手作,珠光玉色开深冬。

图成诗就雪未霁,西湖剡曲略见依微踪。

我不知翁在画、翁在诗,诗中画中亦各有此翁。

请翁请翁归去问梅雪,我诗与画谁雌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梅雪图戏陈廷璧》描绘了一位名叫梅雪翁的老人,他清贫却酷爱书法与绘画,尤其醉心于梅花与白雪的题材。诗中通过“硬黄搰,拓盘鼓”描绘了他的专注与技艺,以及“老年好古心独少,墨乌衫袖犹儿童”的形象,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童心未泯。梅雪翁认为书法与绘画相通,他的篆书作品被赞誉为“纸上青芙蓉”,而他作画时的兴致勃勃,犹如“风流欲拟欧阳公”。

诗中以“雪落号北风”、“冻指屈缩为蛰虫”等景物,衬托出梅雪翁在严寒中作画的热情。他邀请朋友陈廷璧为他的画作题诗,画面与诗句相互映照,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最后,诗人以“我不知翁在画、翁在诗,诗中画中亦各有此翁”表达对梅雪翁艺术才华的赞美,留下悬念,让读者去想象梅雪翁的作品究竟诗画如何交融。

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梅雪翁的艺术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艺术才华的欣赏和互动的乐趣。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为越公重题旧作山水图

此画寄松院,墨涩笔潦草。

别来三十年,衲子尚能保。

开卷漫发笑,可感仍交抱。

正如故友明,卒见含欣悼。

人生非金石,年华岂常好。

白发不奈事,先此青山老。

当更三十年,与物论寿考。

题诗报青山,彼此托玄造。

形式: 古风

学云林小景

灯下秋山影零乱,况兼老眼镇模糊。

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

自我开帘看翡翠,凭谁作钓拔珊瑚。

倪迂标致令人想,步托邯郸转谬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骑牛图

老夫自是骑牛汉,一蓑一笠清江岸。

白发生来六十年,落日青山牛背看。

酷怜牛背稳如车,社酒陶陶夜到家。

村中无虎豚犬闹,平圯小径饶桑麻。

也无汉书挂牛角,聊挂一壶村醑薄。

南山白石不必歌,功名富贵如予何。

形式: 古风

倪云林画

爱此倪翁小笔奇,淡烟疏墨百年姿。

中郎已矣虎贲在,我自低头人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