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廷玉以斑竹茶盘见惠并赠佳铭赋谢之

君不见湛园秀质方美德,琢磨既至成圭璧。

又不见嶰谷良材备五音,时时欲作蛟龙吟。

良工制物无钜细,尚象取材皆有意。

周规折矩方且圆,表峻坊隅里坦易。

奇文劲节凌湘江,一经屈抑始成器。

霜华露液此中擎,脱离凡骨通仙灵。

始知藏器待时动,捧玉持盈讵有倾。

我承嘉惠三抚几,岁寒何可无君子。

中虚外直斐然文,对此长如对故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重华所作,名为《黎廷玉以斑竹茶盘见惠并赠佳铭赋谢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对黎廷玉赠送的斑竹茶盘的赞美之情。

首句“君不见湛园秀质方美德”,以“湛园”象征黎廷玉的高尚品德,暗示其如同美玉一般珍贵。接着“琢磨既至成圭璧”进一步强调了黎廷玉的品质经过精心雕琢,如同珍贵的圭璧一样完美无瑕。

“又不见嶰谷良材备五音,时时欲作蛟龙吟”则将黎廷玉比作嶰谷中的良材,不仅具备音乐般的和谐与美妙,还蕴含着内在的激情与力量,随时准备展现其非凡的才华。

“良工制物无钜细,尚象取材皆有意”表达了对黎廷玉技艺的高度赞扬,无论制作何种物品,都充满了深意和匠心独运。

“周规折矩方且圆,表峻坊隅里坦易”通过几何学的概念,形象地描述了黎廷玉在不同情境下的处世之道,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变通。

“奇文劲节凌湘江,一经屈抑始成器”将黎廷玉的才华比作湘江上的奇文劲节,即使暂时被压抑,最终也能展现出卓越的成就。

“霜华露液此中擎,脱离凡骨通仙灵”描绘了黎廷玉如同承载霜华露液的竹子,超越凡俗,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始知藏器待时动,捧玉持盈讵有倾”表达了对黎廷玉才能等待时机展现的期待,同时也赞颂了他如同捧玉般稳重,即便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动摇。

最后,“我承嘉惠三抚几,岁寒何可无君子。中虚外直斐然文,对此长如对故人”表达了诗人对黎廷玉深厚情谊的感激,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如同对待老友一般亲切。

整首诗通过对斑竹茶盘的赞美,巧妙地表达了对黎廷玉高尚品德、卓越才华及深厚友谊的赞赏,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24)

谢重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白云古寺

为探奇胜迹,不惜路途遥。

古寺依青嶂,云门挂碧霄。

水流忘昼夜,僧苦半耕樵。

贪看游鱼出,持杯坐石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戊子春早入夏方雨山寇蜂起诸乡不敢耕米价腾踊每斗价至八钱饿莩载道予与家人惟日啜粥食百草此三百年来吾邑未有之变也

兵荒方荐至,不意我身逢。

百亩皆空土,千家尽辍舂。

食糜同小范,尝草似神农。

辟谷忧无术,吾将问赤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寿佛殿

嵯峨佛殿碧空俱,景与雷音想不殊。

黄叶落残三径冷,白云飞尽一峰孤。

澄潭水暖龙归钵,行脚僧回月满壶。

谩倚阑干舒啸后,往来还拟探骊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闻变(其一)

百二山河一旦休,中原无地觅神州。

英灵已化啼鹃去,忠义宁为舞鹤羞。

豫让有心长抚剑,包胥无力叩同仇。

满朝金紫归何处,不为君王展半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