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遥远神州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西北有神州"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思念之地,神州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寄托。"曾倚斜阳江上楼"则是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们共同憩息于斜陽江畔樓閣的情景,这里的“倚”字生动地表达了那种依靠、倾诉的亲密。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中,“目断”意味着视线的终点,而“淮南山一抹”则是对远方山川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抹”字有着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询问自己与那遥远之地之间,隔了什么。"何由"二字,更显得诗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奈。
"载泪东风洒汴流"一句中,“载泪”表明诗人的哀伤已经无法抑制,而“东风洒汴流”则是对这种哀伤的外在表现,东风带走了诗人的泪水,将其融入了汴河之中。
"何事却狂游"一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直驾驴车度白沟"则是对诗人此刻所处境况的一种描写,驴车与白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直驾”显示出一种决绝和无奈。
最后两句"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未是穷荒天尽头"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所处地理环境的感慨。“自古幽燕为绝塞”中,“幽燕”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而“绝塞”则意味着这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地方。"休愁"二字,表明诗人对这里的一种释然和接受。而“未是穷荒天尽头”则是在强调,即便是在这样偏远之地,也不是世界的尽头,仍有无限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