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
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
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宿为座主赠司徒侍中宣献公所作的挽词之一,具体为第二首。通过“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与深切哀悼。其中,“三陟赞枢钧”可能暗指逝者在官场上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歼良昧上旻”则表达了对逝者品德高尚、行事公正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离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接下来的“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两句,可能是在感慨逝者虽有卓越功绩,但未能留下完整的记载或后继有人,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而“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则进一步强调了逝者的影响深远,即使在死后仍能被人铭记,同时暗含了对逝者品格的敬仰,认为其言行如同圣贤卫武公和巫咸一样,值得后人学习和追思。
最后,“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两句,将逝者与古代贤臣周公旦(字山甫)相提并论,赞扬其道德品质如同山甫一般高尚,其事迹和美德将被人民传颂,永垂不朽。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其贡献和影响的深刻认识。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门盛三鳣讲,书追两马修。
朝评尊月旦,王法正春秋。
革履声长绝,缁衣咏独留。
从今非大醉,不复过西州。
凤德衰何早,蛇年谶有开。
敛衣班上衮,悯册贲中台。
缘鹄空存饰,骑箕不下来。
栋隆今已折,侨压可胜哀。
卤簿指西州,都人助绋讴。
白鸡亡谢傅,黄石葬留侯。
雾薄旌铭惨,风长骑吹愁。
神华何处所,流恨满山丘。
大雅时之老,高阳世有才。
英名知四海,公议许三台。
华皓辞归去,苍黔望起来。
一朝嵩构毁,悯册感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