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梅魂》由元代诗人应梦虎所作,以梅为魂,借物抒情,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禹庙归来骨已灵”,以禹庙象征精神归宿,暗喻诗人内心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寻。归来之时,心灵仿佛已超脱世俗,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觉醒与升华。
“风林月落见仪形”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风过林梢,月光洒落,诗人仿佛在这一瞬间看到了梅的仪态,梅的高洁与坚韧在此刻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玉龙一曲香随返,彩凤三招梦未醒”两句,运用了神话中的元素,玉龙与彩凤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好与祥瑞。玉龙之曲,香随其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彩凤三招,梦未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与不舍。
“吊影西湖云树黑,敛妆东阁土花馨”两句,将场景转换至西湖与东阁,通过云树与土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西湖云树之黑,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深邃;东阁土花之馨,则寓意着清晨的清新与生机。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致,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莫誇赋客心如铁,楚些凄酸可忍听?”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与对人性脆弱的体悟。诗人提醒读者,即使赋客(文人)的心看似坚强,但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依然会有感伤与痛苦。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保持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
整体而言,《梅魂》通过对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的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的精神追求、情感体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元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