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鹤骨松园老,霜髯八十春。
相逢看日夕,留客赋诗新。
鬼亦来听法,谁应可作邻。
折腰营斗粟,宁不愧斯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松园中与友人的相遇,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鹤骨松园老”一句,以鹤骨形容老人的瘦削,松园则象征着自然与宁静,暗示了主人公的隐逸生活。接着,“霜髯八十春”描绘了老人虽已年高,但精神矍铄,犹如松树般坚韧不拔,充满了生命力。
“相逢看日夕,留客赋诗新”两句,写出了两位老友在夕阳西下时相遇,共同度过时光,赋诗言志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他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世界。接下来,“鬼亦来听法,谁应可作邻”两句,借由鬼神前来听法,表达了对清照师佛法修为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松园环境的神圣与和谐,引人向往。
最后,“折腰营斗粟,宁不愧斯人”则是对世俗生活的反讽,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主人公选择隐居生活的高尚情操,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不详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江国从游地,花今几度春。
老唯羁客在,情独使君新。
未敢论倾盖,应须托善邻。
如公真盛德,举世更何人。
花落青墩寺,谁从作好春。
锦囊题句近,旧旆得州新。
老手摧强敌,馀风睦四邻。
他年数循吏,神爵有斯人。
东阁当年夜,华灯照别樽。
断碑思雁塔,佳客愧龙门。
岂料三吴路,相逢一水村。
只今悬望眼,犹欲黯离魂。
徽水定何处,谪官今几时。
长沙应有赋,南涧可无诗。
柳絮催春远,梅花寄客迟。
谁怜忆公久,头白少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