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厓山吊古(其二)》由明代诗人张同祁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君臣关系、国家兴衰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首联“朝事艰危转见遭,只将哀些重挥毫”开篇即点出主题,描绘了朝政艰难危急的背景下,诗人以哀伤的情感挥毫泼墨,表达内心的忧思和对时局的忧虑。
颔联“肉缘赵氏孤应切,目满遗弓远自劳”运用典故,借赵氏孤子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失去国家、民族的深切哀悼,同时“遗弓”一词暗含着对先贤遗志的追忆与怀念。
颈联“乱世君臣虚石画,青天龙虎散旌旄”通过对比乱世中君臣之间的虚伪与理想中的团结一致形成鲜明反差,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力量的分散与衰败,形象地描绘了动荡时代君臣间的疏离与无力感。
尾联“只今窑鳖滋苔藓,日落苍茫寒暮涛”以自然景象的衰败象征国家命运的衰微,窑鳖象征着国家的残破,苔藓生长代表时间的流逝,日落苍茫则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与凄凉,寒暮涛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悲凉与无奈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