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齐太守

花里南楼春夜寒,还如王屋上天坛。

归山不道无明月,谁共相从到晓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在花丛中的南楼春夜里透着寒意,就像登上王屋山的天坛一样清冷。
回到山中不必说没有明亮的月光,但谁能与我一同相伴直到天明观赏呢?

注释

花里:花朵之中,此处指花丛中。
南楼:楼名,也可能泛指南方的楼阁。
春夜寒:春季夜晚的寒冷。
还如:正如,好像。
王屋:王屋山,中国名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有‘天下第一洞天’之称。
天坛:古代祭天的高台,此指高处、清冷之地。
归山:回到山中,引申为隐居或回自然。
不道:不必说,不是说。
无明月:没有明亮的月亮,喻指孤独无伴。
谁共:谁能与我一起。
相从:相伴,跟随。
到晓看:直到早晨观看,指彻夜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花里南楼春夜寒”既设定了时间(春夜)与环境(南楼),又透露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给人以宁静之感。“还如王屋上天坛”则将现实中的建筑与神话中的仙境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

“归山不道无明月”一句,表面上是说归隐山林,不必在意外界的明月,但深层次上,这里面的“不道”和“无”字,暗含了对尘世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脱。诗人选择归隐山林,更是在追求心灵的自在与宁静。

最后,“谁共相从到晓看”则是一种抒情之语,表达了一份孤独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宁静而又寂寞的夜晚,有谁能与他共同欣赏到天亮?这里面的“相从”二字,更显露出一丝对知音难求的惆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周恽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

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寓意

自小看花长不足,江边寻得数株红。

黄昏人散东风起,吹落谁家明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古城

独上闲城却下迟,秋山惨惨冢累累。

当时还有登城者,荒草如今知是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