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
饮饯倾冠盖,传呼问里闾。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
明发辉光至,增荣驷马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秋日游历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寄托。从南宫拜访归来,到东道昼游初启,作者将自己的行踪和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
“饮饯倾冠盖,传呼问里闾。”这里写出了乡间人们对远方归来的亲人或朋友的关切之情。饮饯是古代的一种送行礼节,而“倾冠盖”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聚首的热闹场景。同时,“传呼问里闾”展现了邻里间相互关心询问的情景,透露出一种乡土社会中的和谐与温情。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投射在外界之物上。树木似乎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凄凉,而溪水中偶尔闪现的鱼影,则让人不禁联想到渔人钓鱼的悠然自得。
“明发辉光至,增荣驷马车。”这里写的是夕阳西下之时,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让正在行进中的马车显得更加壮观。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乡间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悠长,是一首颇具乡土气息的佳作。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碧虚清吹下,蔼蔼入仙宫。
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受符邀羽使,传诀注香童。
讵似闲居日,徒闻有顺风。
武担独苍然,坟山下玉泉。
鳖灵时共尽,龙女事同迁。
松柏衔哀处,幡花种福田。
讵知留镜石,长与法轮圆。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
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
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
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明年徵拜入,荆玉不藏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