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其三十二)

今朝二月二十五,等闲触发千钧弩。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

四围上下绝遮栏,露出太白庵中主。

去岁因丧本师归,未免声声叫冤苦。

苦中乐,乐中苦。

喝退慈明旧日婆,移凶就吉改坟墓。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红似雨。

先师面目俨然存,分付老坚坚收取。

形式: 偈颂

翻译

今天是二月二十五日,随意触动了强大的弓弩。
一箭射中红心,大地再无藏身之处。
四周上下没有遮挡,显露出太白庵的主人。
去年因为师父去世回家,免不了连连喊冤诉苦。
苦中有乐,乐中又有苦。
喝退昔日的慈悲明,将凶转为吉,改换坟墓。
南溪流水清澈如螺,深居之处落花如雨纷飞。
师父的面容清晰可见,吩咐老坚坚来收殓。

注释

等闲:轻易, 随意。
千钧弩:极强的弓弩。
红心:比喻目标或中心。
太白庵:可能指寺庙或庵堂。
丧本师:失去或丧亡师父。
喝退:驱赶, 喝令离开。
慈明:可能指慈悲的明师。
南溪:南方的小溪。
俨然:清晰, 明显。
老坚坚: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忠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梵琮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中寻常的场景表达深刻的禅意。诗中以“今朝二月二十五”起笔,看似平淡,实则寓含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变化。接下来的“等闲触发千钧弩”比喻心境的突然转变,如同拉开强弓,暗示内心的激荡。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描绘出精准而有力的行动,象征着直指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四周无遮拦,太白庵中的主人(可能指禅师自己)显露无遗,表现出对自我认知的清晰和坦诚。“去岁因丧本师归”则透露出对师承的怀念和失去的哀痛,但诗人通过“喝退慈明旧日婆,移凶就吉改坟墓”表达了从悲痛中找到转机,化悲为喜的决心。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红似雨”描绘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净化。最后两句“先师面目俨然存,分付老坚坚收取”,表达了对已故师父的深深怀念以及遵循教诲的决心。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禅意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苦乐和修行的理解,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66)

释梵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九十三首(其三十一)

春雪消,春水足。

春风吹起洞天云,落梅点破苍苔绿。

言发非声,色前不物。

百草头露眼睛,虚空里揣出骨。

林间衲子乐无为,晓来唱个太平曲。

新岁相逢,伏惟万福。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七)

三通鼓罢,长老升堂。两班问信,侍者烧香。

未曾启口,各各举扬。道从信入,信能主张。

以长就短,以短从长。有客云外至,设供饱枯肠。

恢恢有馀刃,别有好商量。

暗中信手才拈得,赢得呵呵笑一场。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五)

月不过五,今日亲到。知时识节,随宜爱道。

不说向上宗乘,不抛东山暗号。

露柱与灯笼,撞著呵呵笑,韩信放铁鹞。

形式: 偈颂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四)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不劳拟议,觌体全真。

到此更须进步,却来拂子头上翻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