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题梦焦轩》,通过对梦境与禅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道人内视已超然”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超越世俗,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接着,“一息薰香遍大千”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的感悟,仿佛香气能穿越整个大千世界。
“骇鹿始知身似梦”运用了鹿惊醒的比喻,暗示诗人从梦境中醒来,认识到自身的虚幻,如同惊鹿般警觉。而“覆蕉曾悟佛中禅”则借覆蕉的故事,传达出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表明诗人已经参透了生活的无常和禅宗的智慧。
“袈裟万朵天花里”描绘了一幅佛国景象,诗人仿佛置身于盛开的花海之中,身披袈裟,体现了其对佛法的亲近和向往。“世界千重梵网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视野,将世界置于神圣的梵网边缘,显得庄严肃穆。
最后两句“重见毗那峰顶上,手开楼阁说因缘”,诗人想象自己再次登临佛教名山毗那峰,手启楼阁,讲述着因果轮回的道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融合禅意与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禅修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