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

扶桑日上海门东,野绿山红在眼中。

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

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

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新晴》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扶桑日上海门东”,以“扶桑”象征东方的日出之地,形象地描绘了晨光初照的壮丽景象,日出时分,阳光从海门东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野绿山红在眼中”,接着描述了诗人所见的广阔田野和连绵山脉,绿色的田野与红色的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色。流水绕过曲折的河岸,仿佛引领着诗人探索未知的世界;而远处的云朵则如同飞翔的鹤,追逐着和煦的微风,自由自在,充满诗意。

“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季节的变化。夏日里,雪花般的花瓣在一瞬间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而五月的梧桐树上,秋的声音已经悄然响起,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最后,“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自述,作为一个年老多病的旅人,面对如此美景,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他自谦自己未能写出与眼前美景相匹配的佳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我反思的情感,使得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富有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泉处士长卿挽诗

先生出处任乾坤,四十不登金马门。

长者已称如石建,孤臣终惜弃虞翻。

天寒柏树无乾泪,月落梅花有返魂。

季子绣衣霄汉立,风流文采喜犹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詹同文承旨还乡

奉天殿下亲承诏,老著黄冠出紫薇。

万里云霄双鹤去,九江风浪一帆归。

春前载酒黄泥坂,月下吹箫赤壁矶。

大采昭回看帝制,山中草木尽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韩友中

雨花台下古仙客,门俯百尺玻瓈江。

青山偃蹇自相伍,白鸟浮沉时一双。

天寒镵药龙蛇窟,夜永读书风窗自。

纷纷市人不足数,与尔笑谭倾百缸。

形式: 七言律诗

凤皇台

凤皇一举用八极,金陵犹有凤皇台。

万年龙虎自蟠踞,此日凤皇须复来。

陇西太白已无迹,江左夷吾真有才。

登高送客多古意,长歌慷慨共持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