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新晴》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扶桑日上海门东”,以“扶桑”象征东方的日出之地,形象地描绘了晨光初照的壮丽景象,日出时分,阳光从海门东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野绿山红在眼中”,接着描述了诗人所见的广阔田野和连绵山脉,绿色的田野与红色的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色。流水绕过曲折的河岸,仿佛引领着诗人探索未知的世界;而远处的云朵则如同飞翔的鹤,追逐着和煦的微风,自由自在,充满诗意。
“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季节的变化。夏日里,雪花般的花瓣在一瞬间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而五月的梧桐树上,秋的声音已经悄然响起,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最后,“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自述,作为一个年老多病的旅人,面对如此美景,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他自谦自己未能写出与眼前美景相匹配的佳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我反思的情感,使得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富有深层次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