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白牡丹》由明代诗人桑悦所作,通过对白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一春无计消繁华,坐香傍色餐流霞”以春天的繁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妖桃秾李俱小器,揩目晚看花大家”通过对比妖艳的桃花和浓烈的李花,强调了白牡丹的独特魅力,暗示其超凡脱俗。
“素质盈盈美无度,何年谪下瑶台路”赞美了白牡丹的高洁与美丽,仿佛是从瑶台降落的仙子,充满了神秘与高贵的气息。“精神飞入银河篇,体态都归洛神赋”进一步将白牡丹的精神与洛神的体态相提并论,赋予其文学与艺术的双重价值。
“神乐观主容台卿,空花压眼真无情”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虚幻事物的洞察,以及对真正美好的执着追求。“吾侪放浪为无事,东风斗酒消春晴”展现了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借酒消愁,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后段“曾闻二本归天上,几度重瞳转相向”引用传说中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内园点缀黄金屋,禁苑安排紫丝帐”描绘了皇家园林的奢华景象,反衬出白牡丹的清雅脱俗。
“朅来此种留人间,托根洞府非尘寰”强调了白牡丹在人间的珍贵与独特,仿佛是洞府中生长的仙花。“随时穷达花不识,天游何必乘青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无需借助外力,只需内心的感受。
最后,“万事到头俱琐琐,大观万物皆无我”总结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认为世间的纷扰与追求都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半醉题诗谢主人,名花可铸传千古”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款待的感激之情,并期待着白牡丹的美丽能够流传千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