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除夕二首(其二)

一奉征书向蓟丘,盐车几度叹骅骝。

幽兰堪纫清时佩,薏苡何辞绝塞愁!

忽讶光阴明曰改,都将辛苦二毛收。

狂胡索饷今犹急,闻说边人涕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辛未除夕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一奉征书向蓟丘”,描绘了诗人奉命出征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使命的忠诚与决心。接着,“盐车几度叹骅骝”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骅骝(骏马)在盐车上艰难前行,象征着英雄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与同情。

“幽兰堪纫清时佩,薏苡何辞绝塞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幽兰虽生于幽谷,却能佩于清时,象征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薏苡,本为食物,此处借指物资,诗人以薏苡不辞绝塞之苦,暗喻军需物资在边疆的匮乏与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关怀。

“忽讶光阴明曰改,都将辛苦二毛收。”这两句写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战争的艰辛最终让白发苍苍的战士们得以休养生息,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期盼,以及对战士们付出的深深敬意。

最后,“狂胡索饷今犹急,闻说边人涕泪流。”点明了战争的紧迫性,即使在战事结束之后,边疆地区的人们仍然面临着生活的困难和痛苦,体现了诗人对边疆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一)观灯火

迢遥春色自长安,火树初从塞上看。

云拥千枝回紫电,风移万朵压朱阑。

星河烂漫低垂阁,樽俎从容近舞盘。

侧耳关城犹击柝,幻光不照战袍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二)观梅花

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

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

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

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三)登阴山

凌虚小队散春风,长啸遥看大漠空。

隐约蓬莱沧海畔,氤氲宫殿紫云中。

睛沙鸣镝初回骑,石磴移尊已度钟。

万灶暮烟低汉戍,归来豪气挟长虹。

形式: 七言律诗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四)观新庙

殿俯榆关迎六纛,旌移兰省阅初禖。

云间山色槯甍起,天外河流鼓角回。

骐骥中朝殊盛矣,貔貅乘塞亦雄哉!

他时呼酒祁连上,潦倒清秋三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