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

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筱。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匡山度过夏天接近尾声,烈日蓝天环绕着万座山峰。
突然间风雨如狂,天地震动,雷电交加。
满川烟雾弥漫,辨不清东西,万里天地混淆了晨昏。
香炉峰高耸险峻,仿佛要坠落,石门小路曲折难行。
江水翻腾,哪还能听见鱼儿的计谋?树木摇曳,鸟儿何处安家?
片刻间云散雨停,阳光又洒在丛竹上。
群山清晰可见,如同在高处迎接新的一天。
谁能将这景色描绘入画,几幅生宣纸都难以承载。
吴丞的画作独一无二,张公的诗篇罕见古今。
读诗赏画兴致未尽,北窗凉风习习,自是享受。
使君在三伏酷暑中,不宜急于催促青铜事务。

注释

匡山:指诗人所在的匡山。
杪:末尾。
赤日:红日。
青天:蓝天。
风雨动地:强烈的风雨。
雷离电绕:雷电交加。
烟霭:雾气。
乾坤:天地。
香垆:香炉峰。
人心剿:人心惶惶。
计鱼:比喻深思熟虑。
安巢鸟:找不到栖息之处的鸟。
晴晖:晴朗的阳光。
丛筱:丛竹。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青铜:古代的一种货币,此处代指事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吴熙老所藏风雨图》,描绘了夏日游匡山时遭遇风雨变幻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从"赤日青天万山绕"开始,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山势的雄浑。接着,"忽然风雨动地来"至"人心剿",通过"烟霭失东西"、"乾坤错昏晓"等描绘,形象地刻画了风雨突来的瞬间,天地昏暗,山峰动摇,道路险峻。

"江翻木拔"两句,进一步强化风雨之猛烈,鱼儿难以逃生,鸟儿无处栖息。然而,"须臾云过雨脚收"之后,天气转晴,阳光透过丛竹,景色依然壮丽。诗人感慨此景如画,赞美吴熙老的画作和自己的诗作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堪称绝代佳品。

最后,诗人借"北窗风凉退自公"表达对清凉夏日的喜爱,以及对使君的劝慰,不必急于驱暑。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6)

潘大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 字:邠老
  • 籍贯:湖北黄州(今属黄冈市)
  • 生卒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张文潜齐安行解嘲

为邦虽陋勿雌黄,我曾侍立苏公旁。

见公颜色不憔悴,不似贾谊来江湘。

它州虽粗胜吾州,无此两公相继游。

形式: 古风

春日书怀

舟楫凌漳水,风涛接蠡湖。

龙媒成跬步,骊颔脱微躯。

乐土供游戏,深文苦絷拘。

胸中虽磈磊,墙外或歌呼。

老去嵇康懒,归来宁子愚。

千钟真臭腐,十亩借膏腴。

春雨何曾密,园花竟自都。

小桥藏细柳,方沼出新蒲。

酒熟拈巾漉,经传带雨锄。

行盘随所有,坐客几时无。

日转淮阴暮,门通鸟径迂。

仰头看哺鷇,引手亦将雏。

抚事盆缫茧,劳生户转枢。

形骸浮大块,毛发燎红炉。

借问青宫犊,何如浊水凫。

士衡甘食酪,张翰合思鲈。

世论几胶柱,人心尽好竽。

屠龙非至计,射雉屈良图。

借箸方隆汉,推枰已灭吴。

从渠画麟阁,吾自著潜夫。

形式: 排律

洪氏倦壳轩

封胡羯末谢,龟驹玉鸿洪。

千载望四谢,四洪天壤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哭东坡(其二)

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

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