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八首(其六)

幽兰在空谷,无人知其芳。

好风时过之,清芬袭我裳。

薄言掇其英,置之君子堂。

君子好修洁,佩之比珩璜。

葹薋妒其美,寂寞委秋霜。

托根苟得所,弃置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古意八首(其六)》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幽兰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环境影响和世俗偏见的深刻洞察。

首句“幽兰在空谷,无人知其芳”,描绘了兰花生长于幽静山谷之中,虽拥有芬芳却鲜为人知的景象,隐喻着高尚品格往往不被世人所识。接着,“好风时过之,清芬袭我裳”一句,以好风带香,象征着高尚品质能够超越时空,影响并感染周围的人。

“薄言掇其英,置之君子堂”则表达了将兰花的精华置于君子之室,寓意着将高尚的品质传播给品德高尚之人,希望他们能珍视并发扬光大。接下来,“君子好修洁,佩之比珩璜”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应以高洁为本,佩戴兰花象征着他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坚守。

然而,“葹薋妒其美,寂寞委秋霜”两句揭示了现实中的残酷一面,指出那些心怀嫉妒的小人会诋毁和排挤那些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使得他们最终只能在孤独中凋零,如同秋霜下的花朵。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最后,“托根苟得所,弃置庸何伤”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就不必为暂时的孤立无援而感到悲伤。这既是对兰花坚韧生命力的赞颂,也是对追求高尚品质之人的一种鼓励,即便遭遇不公,也不应放弃自我,而是要坚信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幽兰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八首(其七)

客从南海来,遗我径寸珠。

夜光夺明月,明月恐不如。

珍藏三十载,思照魏王车。

王车不待照,鱼目空相笑。

持以照人心,千秋保贞曜。

形式: 古风

古意八首(其八)

我有龙门桐,斲为绿绮琴。

一弹别鹤操,再理孤鸾音。

中含太古意,调高思弥深。

此曲知者寡,山空月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巢云

在山巢白云,出山云在眼。

天地同一巢,舒卷任萧散。

依依双阙曙,渺渺太行晚。

何当呼谪仙,秀色同一览。

形式: 古风

题梅月图

娟娟古时月,粲粲江南春。

美人不可见,梦堕梨花云。

玉质恒自爱,素衣安可尘。

裴回岁云暮,索笑情相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