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居所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一句,意在说明诗人的住所建造完成,是在一个被称为“凤池”的年份中,这里的“白云居”很可能是诗人自命的别墅名称,而“凤池年”则可能指代某个时期或是一个隐喻。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这两句通过对山林、水流和古寺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双峰间的森林郁郁葱葱,而潭水则是古寺的一部分,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幽深。鹤在溪边盘旋,山间洞穴关闭,似乎连猿猴都被隔绝在外,只留下诗人与自然相伴。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揭示。柱上题诗,是古代文人的常态,而“松前更肃然”则表明即便在这宁静中,也不乏庄重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理念。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
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
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
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
惨云埋远岫,阴吹吼寒株。
忽起围炉思,招携酒满壶。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
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
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